5月18日,应437必赢会员中心邀请,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表面结构提升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的学术报告,437必赢会员中心教师和研究生约200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朱永法教授以能源与环境中的关键问题作为出发点,讲解了光催化材料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以及对光催化材料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朱教授重点讲述了共轭π分子表面杂化光催化研究与表面氧缺陷型光催化研究。表面杂化结构:1、促进空穴迁移,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活性同时抑制了光腐蚀;2、激发电子注入,从而提高了可见光降解活性。表面氧缺陷结构则主要是通过调控能带结构与增加价带宽度来扩展光响应和提高效率。
报告结束,老师及同学们积极踊跃同朱老师学术讨论,对大家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并与大家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报告人简介
朱永法,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国家电子能谱中心副主任。1992年到1995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薄膜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左右研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10到1997年3月,在日本国爱媛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的研究。1988.7月到现在,一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从事半导体薄膜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环境催化以及光催化的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催化材料及其环境净化的应用研究。目前主要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基础研究课题,同时,还承担了企业的有关吸附净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空气和水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课题。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研究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发表SCI收录论文276篇,其中有22篇论文被ESI选为High-Cited Papers。论文总引用达到12200余次,篇均引用44.3次,发表论文的H因子为6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在申请2项,多项纳米净化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出版专著三部(纳米材料测试与表征技术,材料分析化学,光催化:环境净化与绿色能源探索)。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864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